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,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高清,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

<sub id="n82od"><dl id="n82od"></dl></sub>
<sub id="n82od"><ol id="n82od"></ol></sub>
    1. <legend id="n82od"></legend>
    2. 本月熱門
      廊坊市廊通機械有限公司
      地址:河北廊坊市廣陽區(qū)廊萬路189-3號
      聯(lián)系人:劉經理
      電話:0316-8092035,0316-8092025
      傳真:0316-2895316
      E-mail:langtongjixie@126.com
      網址:www.ahxsr.com
      你的位置:膠體磨首頁 >> 新聞發(fā)布 >> 行業(yè)新聞  行業(yè)新聞
      中國制造業(yè)的衰落,會讓其他所有折騰都成一枕黃粱
      來源:搜狐財經 | 發(fā)布時間:2017/3/28 | 瀏覽次數(shù):

       

      中國制造業(yè)的衰落,會讓其他所有折騰都成一枕黃粱

        

        編者按:本文作者香山居士,某大型國企的高級技術工程師,平時喜歡金融投資,自謂“行走在技術與人性之間”。格隆匯前面曾經分享過他的另外兩篇深度好文《在投資中,誠實是一種力量》,《差兩年我就三十了--聊聊我與房地產》。讀他的文章,總能感覺有一種與他的年齡不相稱的睿智與成熟,而工科出身的他對文字的駕馭也是一流的。本文讀完,相信你也一樣會有醍醐灌頂?shù)母惺,特分享于此,以饗諸位。

        ▌一、

        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(yè)革命,讓英國成為工業(yè)化國家的老大,在差不多整個19世紀,英國所向披靡。

        到了19世紀70年代發(fā)生的第二次工業(yè)革命,人類社會從蒸汽與紡織時代跨入到電氣與鋼鐵時代,美國、德國和日本強勢崛起。

        進入20世紀中葉,美國借助信息科技革命,進一步強化了其霸主地位。

        以上是過去兩個世紀,人類大概的行走路徑。

        很遺憾,近兩個多世紀里,沒有看到中國的身影。中國去哪兒了?

        很可悲,封建自閉,一枕黃粱。

        ▌二、

        進入新世紀,全球產業(yè)競爭暗流涌動。中國制造面臨著新的發(fā)展拐點,我們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新一輪發(fā)展中面臨的巨大挑戰(zhàn):一方面發(fā)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(yè)化戰(zhàn)略,另一方面一些勢頭強勁的發(fā)展中國家也積極謀劃布局。在工業(yè)強國面前,我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與差距,特別是當?shù)聡灯疣诹恋臎_鋒號角-德國的工業(yè)4.0時,我們自己覺得有點慌,快馬加鞭,奏出不甘人后的樂章,于是在去年的5月,《中國制造2025》橫空出世。

        樂章有三節(jié),第一節(jié)是2015-2025年,邁入制造強國行列。歷史的包袱那么重,我們更應該以史為鑒,不能再失去任何機會,不管能否實現(xiàn),夢想還是要有的。

        但橫亙在我們面前的不是幾排小山丘,而是一座座大山。

        首先,整個產業(yè)資金流脫實向虛的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,但每次談都感到很沉重。

        其實作為一名身處制造業(yè)的人,我自己也是很擔憂。我擔憂的不是自己的飯碗,因為畢竟是我所處的行業(yè)屬于高端制造業(yè),和傳統(tǒng)的煤炭、鋼鐵等產能過剩的制造業(yè)還不一樣。但即便是高端制造業(yè),目前還是國家在主導,說到底是國家燒錢在推動大基建,但你會發(fā)現(xiàn)政府提出的PPP項目模式根本沒有人搭理。更可怕的是,民間投資持續(xù)下滑,現(xiàn)已負增長。

        現(xiàn)在人們崇尚的不是實體經濟和制造業(yè)的發(fā)展,而是以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為代表的虛擬經濟。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把投資重點轉移到銀行理財、信托投資、股權投資及不動產等領域。

        脫實向虛急劇蔓延。為什么?因為錢多,傻子也多。即使自己是傻子,只要比別人聰明一點,錢就會向你砸過來。其實本質是整個社會的浮躁不安,人們心中已經信心散失,缺乏安全感,致使虛擬資本不擇手段追逐暴利。

        我相信人性本惡,貪婪是人的本性,如果不加以遏制,無異于全社會都在play fire!

        ▌三、

        我擔憂的是脫實向虛后的一地雞毛!

        最近幾年,移動互聯(lián)網很火。

        可以說BAT是目前中國很了不起的公司,但在本質上BAT們只是起到了平臺的作用,起到了管道的作用。我從來不認為中國有了BAT就是有了王牌在手,因為它們本身不創(chuàng)造水。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了水源,有了平臺,有了管道又如何?反而管道長期空置會生銹。所以BAT了不起,畢竟提高了社會效率,解決了大量的勞動力就業(yè),但沒必要去拔高與神化,因為它們還能活多少年,其實他們自己也不知道。

        金融領域是亂象叢生,在該領域有很多投資機構,股權投資、風險投資、P2P等,其業(yè)務范圍也不一樣。也許是我個人的視野不夠,我承認它們是參與社會經濟運轉的一部分,但總覺得太多太多的機構本身沒有創(chuàng)造任何價值,只是在玩投機炒作,在玩資本的游戲,你說他們創(chuàng)造的價值體現(xiàn)在什么地方呢?如果為部分人牟取暴利也算一種價值的話,可能還是有點價值?

        再來看看樓市。從去年開始,當房市四小龍騰地而起時,空氣中彌漫著蛋糕的芳香,但多數(shù)人只是聞到了點香味,便再無緣分享這場盛宴。人們望房興嘆,企盼那些人吃的是最后的晚餐。

        中國銀行業(yè)協(xié)會首席經濟學家、中國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巴曙松表示,中國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貨收入比就已高達0.46,已經超過日本泡沫時期的水平。每一輪房價的上漲,都伴隨著居民杠桿率的持續(xù)上升。中國居民杠桿率從2005年的17.1%猛增到2015年的39.9%,今年這個數(shù)字可能超過43%。

        錢是最聰明的,它會流向利潤豐厚的地方,資本用看似最合理卻又最無情的方式在攫取著越來越小的蛋糕,于是人們不斷地加杠桿。

        感覺很酸爽,后果很嚴重。

        ▌四、

        實業(yè)為本,金融為用。我們還是要回到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-高附加值的制造產業(yè)。

        我們大家都知道,第一次工業(yè)革命成就了英國的王者風范,但隨著倫敦成為全球金融中心,國內的食利階層日益壯大,對制造業(yè)和實體經濟的投入不斷下降,最后的結局大家都知道:日不落大不列顛帝國后來走向了沒落。

        大家再想想德國,在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中,唯有德國經濟一枝獨秀,為什么?因為工匠精神,因為德國從不投機取巧,因為德國高端工業(yè)制造業(yè)占GDP的29%,成為其經濟發(fā)展的中流砥柱。

        再者,從整體來看,企業(yè)技術人員對技術的尊重與熱愛不再,至少不像以前那么踏實,默默耕耘。工程師無心鉆研,遑論創(chuàng)新,棄技從商已不是少數(shù)人的選擇。創(chuàng)新?能更新就不錯了!

        其實,中國最缺的不是錢,而是對技術的敬仰與尊重,對創(chuàng)新的沖動!

        為什么?當人們高談闊論互聯(lián)網+的神奇時,當人們被一夜暴富的金融神話誘惑時,當人們被日益高漲的房價拋棄時,還有多少人能在試驗室里埋頭到凌晨?

        需要提及的是,目前我國企業(yè)缺乏明晰的研發(fā)投入體系,研發(fā)經費缺乏持續(xù)性。很多時候不是人們不愿意從事科研,而是沒有強大穩(wěn)固的工作及家庭保障。技術人員也有自己的家庭,當每一個普通的個體還在為自己的父母、子女擔憂住房與柴米油鹽時,你還指望他安心地在冷板凳上做上三年五載?笑話!

        對于我國制造業(yè),還有一個不可不提的方面,就是企業(yè)與高校產、學、研的結合,其實目前的融合度并不高,也存在著諸多問題。企業(yè)與高校各打算盤。產、學、研本來是一條非常好的路子,在我國走得卻很緩慢,也變味了很多。高效的研究成果很多就是閉門造車,在數(shù)量上可能可觀,但沒有太多市場價值,實乃資源的巨大浪費!另外,企業(yè)的技術發(fā)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很多時候也是為了拼數(shù)量,實際上很多都沒有太大的價值。

        事實上,不管是高校還是企業(yè),特別是國企,行政化色彩甚濃,官員的眼里只有政績、土地、金融,很多對實體技術一竅不通,缺乏合理的實體產業(yè)政策規(guī)劃。體制問題始終嚴重制約著制造產業(yè)的轉型升級。

        雖然現(xiàn)在中國智造已在前進的路上,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,依然任重道遠。一線的人都清楚:我國制造企業(yè)雖然也有技術上的革新,但缺少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。而任何缺乏核心技術的模仿創(chuàng)新,將無法根本扭轉我國在制造業(yè)領域的弱勢地位,更別說彎道超車。

        ▌尾聲

        毫不夸張地說,國與國技術上競爭的殘酷絲毫不亞于戰(zhàn)爭,只是它是一種表面文明的戰(zhàn)爭。縱觀歷史,任何國家的崛起都是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優(yōu)勢,不管是當初的英國,還是今天的美國,日本,德國,都是挾高附加值制造業(yè)睥睨群雄、傲視天下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制造業(yè)實力的強弱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興衰。

        過去的兩個世紀,中國一直在打盹。建國初30年,一直在各種亂折騰。改革開放30年,終于醒了,中國利用“后發(fā)優(yōu)勢”,采用拿來主義與模仿,外加中國人的勤勞,低成本且快速地創(chuàng)造了經濟奇跡,讓我們跟上了世界,沒有被拉下太遠。

        這是一種幸運,但也是一種詛咒:當某一天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無法再復制上述模仿玩法的時候,我們會無所適從。

        于是我們開始玩金融、玩資本。

        今天,我們又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。我希望如今的中國,能夠自我革新,腳踏實地,扎扎實實做制造業(yè),做“中國制造”。

        否則,目前看起來熱火朝天的各路資本游戲,就一定是一枕黃粱。大國夢,也真的會是夢。

        

        格隆匯聲明:格隆匯作為免費、開放、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,并未持有任何關聯(lián)公司股票。轉載本文,請務必注明來源“港股那點事”及作者。

        利益聲明: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,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,據此入市,風險自擔!

       
      TAG:中國制造業(yè)
       
      打印本頁 || 關閉窗口
       上一篇:超微粉碎
       下一篇:2016年中國制造業(yè)會陷入怎樣的困境?
      評論
      評論加載中...
      內容:
      評論者: 驗證碼:
        
      相關內容